學醫的人,似乎可以不必懂程式設計。 如果懂一些,那麼,就有機會與資訊人員合作,共同開發一些軟體,應用於醫學。
1985年,我高一升高二的暑假,去逢甲大學參加Pascal程式語言課程,一個月結業。之後買一本《資料結構》,書中使用Pascal語言,高二期間,我用不少時間研讀。
唸了「中醫學系」,「中醫」、「西醫」兩套理論,在大腦裡互相衝擊。由大學一年級以來,我一直想找出方法,好好整理中西醫思想,未能成功。
仔細回憶求學歷程,「資料結構」的觀念,大概對頭腦思考有些幫助。
1985年買的書,經過幾次搬家,找不到那本書。幾年前,我曾經考慮再買一本《資料結構》來閱讀,但工作忙碌而未買。
2011年8月,看到網路介紹《大話資料結構》這本書,立刻決定購買。
前幾章我有細讀,中間一些部份未能看懂,後面幾章又有以前曾經讀懂的東西,經過二十多年,知識有點退化,但是,看一看書,恢復不少功力!
最後一章的最後一節,講Quick Sort,也喚醒我高二那年的所學的電腦知識。
我沒有時間去撰寫程式碼,這些知識仍可作類似應用,在人的大腦裡,輔助思考,幫助很大!
大概等幾年後,與真正的資訊人員合作,開發一些有實際用途的軟體,目前,只是建立概略的思想架構而已。
「中西醫結合」的道路,有很多條,有人在實驗裡努力,有的人作臨床研究,我的興趣,卻在電腦方法。 「資訊處理」似乎可以提供很好的思考模式,會不會成功,目前我不確定。
既然已經走了二十幾年,就繼續向前走吧,說不定幾年後會有成熟的結果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