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,小學五年級的暑假,我看到一個電視節目《鵝媽媽教室》,趙麗蓮博士以輕鬆的方式教英語,用遊戲、唱歌幫助學習。當時純粹以遊戲的心情看電視,並未自我要求學到很多東西,而在那過程,一點一滴,漸漸吸收基本觀念。

那個年代,小學生沒有正式英語課程,在鄉下地方,也沒有小學生的英語補習班,大家幾乎皆是小學畢業後,才開始學英語。

六年級畢業,暑假期間我再度觀賞一遍《鵝媽媽教室》,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,準時收看,30分鐘的節目,總共20集。以趣味方式學英語,沒有考試的壓力,學起來很輕鬆。五年級暑假看第一次,還沒在記憶裡留下烙印,而第二次看節目,似乎學習效果提升許多,另一方面可能因為即將進入國中,有正式英語課程,自己想認真學習。

有一項觀念:趙麗蓮博士談 g 的發音,到現在我仍然印象深刻。她說 g 的後面如果是 a, o, u 通常發 「」的音,g 的後面若是 e, i, y 通常是「」的音。(註:當年使用KK音標,現在我寫網頁,不會打KK音標,只好用中文近似音「」、「」替代。)

上國中,我經常想起這個原則,每當學習新字彙,看到 g 就思考一遍,例如 gate, go, language, orange, giant, biology 都符合原則,但有少數例外,像是give, get

英語試卷常會有幾題考發音,譬如列出五個單字,問哪個 g 發音與其他四個不同。同學們平常讀書,好像是「個別」去記每個單字的發音。在我印象裡,國中英語老師沒有教趙博士講的這項原則。

我遇到含有 g 的英文單字,若發音符合原則,就不必另外記憶,只須針對少數例外,特別注意,這樣在準備考試的過程,便能減少頭腦的負擔。

趙博士也有談到母音的發音原則,由4個字母組成的單字,字尾有e,前面的母音發長音,而且幾乎皆是發原字母的音(A E I O U 原音),例如 site, kite, bite, same, time, gate, take, joke, cube, tube。而come, some, done, gone, give是例外,這些發短音。

3個字母,前後字母皆是子音,像 sit, kit, bit, Sam, Tim, get, put, set,中間的母音發短音。

重複兩個子音字母之前,母音發短音,例如press, suppose , sell, tell

假如不知道這些原則,準備考試,可能會耗用額外的時間去記憶。


學習英語之外,在其他領域,學新的知識,也可由原則入手,先學會基本的方法,足以因應大部分情形。所謂的「原則」,不能生硬套用到100%的各種狀況,需有彈性變通。

在醫學的領域,也是如此,幾乎沒有病人會100%完全依照書本描述的情況得病,多半有些變異,因此在治療上,可能基本項目相同,依個別情況作微調,以期得到更佳療效。

學醫的過程,起初我沒想到《鵝媽媽教室》課程助益甚大,雖然那只是教英語。畢業幾年,工作一段時日,經常使用「原則」、「例外」的概念來處理事情,讓我漸漸回憶起趙麗蓮博士的英語教學方法,感到受益良多,這個概念不只學英語有幫助,也能應用在多領域的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