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體回顧
參加大學聯考,第一年考差了!我到台北準備補習,沒回台中繳志願卡。第二年的分數,選填志願前,落點模擬分析,預估有些可能,進入「中醫學系」,於是我把這個科系,填在第一志願。第二志願填台大資訊系,第三志願填台大數學系,第四到六志願是填清華與交通大學,物理、應用數學等科系。
很幸運,我考進第一志願,假使分數減三分,會進入第三志願,因為我的分數不到台大資訊系的錄取標準。我大概像個讀理工科系的人,對於醫學也有興趣,喜歡連結不同領域的思想觀念。
有位學弟,醫學院還沒畢業,趁暑假空閒時間,學習駕駛汽車。結業參加路考前,先參加筆試,他在考前一天,整日幾乎不敢做別的事,拿著交通規則,反覆閱讀。筆試考完,就說:「早知道題目那麼簡單,就不必大費周章去準備!」
聽到學弟這樣講,過了幾天,我自己回想:求學歷程中,考試的前一天,我如何度過?
讀「中醫學系」,1988年大學一年級在北港,比較閒,自己買一些數學書籍,當作課外閱讀,期望有朝一日,可以應用在醫學領域。
沒有老師指導,也沒有考試壓力,純粹是個人興趣,學起來,速度真的相當緩慢,僅僅建立初步概念,根本談不上實際應用。
在幼稚園大班那一年,姑姑曾經說我講話速度太慢,可以講快一點兒。唸國中的時候,叔叔也這樣建議。在高中期間,偶爾坐計程車,司機問我是不是僑生,他說華僑講國語,速度都很慢。高中畢業,準備重新考大學那年,阿姨也說我講話速度應該可以再加快。唸了大學,也有一兩次,被猜測是華僑,因為我說話速度慢。
唸中醫學系,中醫與西醫的功課都很重,班上只有很少人學習電腦程式語言。有同學說我自己學會電腦程式語言,是因為頭腦聰明。但是,仔細回憶,並非如此。我初學的時候,一直看不懂,相同的一頁,總共看了十多次,然後才懂,這樣叫作頭腦聰明嗎?實在是讀了很多次,一讀再讀才讀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