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一年級,看到電視廣告,有一種玩具,〈動動腦電子套件〉,我很想買來玩,這個廣告,大概在我小學五六年級時,就出現在電視上,可能是看的次數多了,便想要買來玩。

另一個支持自己的動機,是小學六年級時,有次去親戚家,表弟拿出這項玩具,他說每次玩都失敗。我依照說明書組合,裝了電池,燈會亮,也可發出音效。表弟與表妹都感到訝異,他們的玩具,被我這第一次玩的人,玩成功了!

大概是那一次建立信心,加上電視廣告日積月累耳濡目染,我請求購買,幸好父親同意了。

之後,星期六下午,以及星期日,我常常動手組合各種電路,像是收音機,轉動碳棒的線圈選擇電台,可以聽到廣播;也有其他不同電路的收音機,轉動「電容器」選台。「自鳴晨鳥」是有趣的鬧鐘,早晨被光線照了會發出模擬鳥叫的聲音,冬天大概6:00am之後叫,夏天5:00~5:30am就叫,下雨天比較晚發出聲音。後來,我不再用它當鬧鐘,以免早晨太早被吵醒,或者睡得太晚。真正準確時間叫的鐘,原本就繼續使用,「自鳴晨鳥」只是附加項目,當作生活趣味。

另外,還有「紅綠燈」、「防盜器」、「對講機」、「電子琴」……等,總共40種玩法,只有一種我無法印證是否成功,那是「礦石收音機」,零件很少,不必裝電池,我聽不到聲音。隔幾年,我恰好看到有人講故事,說民國二三十年,對日抗戰期間,他用「礦石收音機」聽廣播。另外也看到一本書,說電磁波具有能量,「礦石收音機」不必裝電池,耳機便能發出聲音,這我沒有親自體驗過。

我的玩具,有「電阻」、「電容」、「電晶體」等零件,一次在表姐家看到物理學的書,有這些名詞,向她借課本來看。

國中一年級,看國三的物理課程,當作好玩,翻一翻,有個印象。

到了自己升上國三,老師教物理,電學的章節,我感覺輕鬆,大概是因為國一開始玩電子零件吧!


隔將近二十年,我完成三年的小兒科專科醫師訓練,選擇「小兒神經科」作為第四年到第五年的次專科訓練,操作「腦波」、「神經電生理」等設備,看到那些「電壓」、「電流」、「電阻」等電學名詞,有一種熟悉的感覺,讓我回想起國中一年級所買的「玩具」。說它是「玩具」,其實它是「教材」,幫助我學習物理的基本觀念,藉由實際操作,瞭解更多,對於醫學訓練,也起了很大的作用,這是當年難以預料的!